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揭示了党同人民命运与共的密切关系,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沂蒙精神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它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浸润,经过中国革命的淬火历练,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实践基础。
沂蒙地区具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史前文明时期,沂蒙大地就深得东夷文明的长期浸润,稍后时期的齐文化、鲁文化在这片区域交汇融合,使得这里文脉悠远、文明璀璨、人文闪烁、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圈。
沂蒙人民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从历史渊源上说,齐鲁文化是古代夏、夷两大文明融合的产物,也是夏、商、西周三代文化积淀的结晶。从内容结构上说,齐鲁文化囊括儒、道、墨以及阴阳五行等诸家学说,形成了齐、鲁文化互补的文化有机体。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在汉朝起成为华夏文明的象征,并且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意识,沂蒙精神就是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下发育的。
沂蒙精神传承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鲁文化的“敦厚重礼”“仁爱诚信”,齐文化的“开放进取”“求真务实”,创造性转化为沂蒙人民“好仁尚德”“诚信厚道”“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创新性发展为沂蒙人民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以“忠诚”为特征的家国情怀、以“正义”为标志的为人品格。“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鲜明彰显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大仁大义,集中体现了“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忠大勇。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沂蒙籍进步青年分赴外地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他们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或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回到家乡传播革命思想,培育了沂蒙地区第一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盗火者”。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之所以点得着、蔓延得开和烧得旺,以至于燎原在沂蒙大地,正是得益于早期“播火者”在群众中的辛勤耕耘和薪火相传。
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沂蒙精神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沂蒙地区自身的文化基因不会催生革命的红色文化,只有通过各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才能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精神。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沂蒙籍革命活动家,特别是在外地工作和求学的共产党员、先进知识分子,利用假期和探亲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事革命宣传与实践活动,犹如黑夜中的星火照亮了沂蒙人民前行的革命道路,为沂蒙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沂蒙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浸润下得到发展升华。沂蒙精神是沂蒙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沂蒙人民自古就有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光荣历史,这种革命传统与共产党推翻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相吻合,汇合为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的血脉。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指引下,沂蒙人民找到了自身受压迫的社会根源,对党的支持由自发的爱憎情感转变为自觉的革命意志,固有的精神品格不断升华为共同信仰,从而发展为红色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扎根于沂蒙大地这片革命的沃土。沂蒙精神在秉承自身革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大众化,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这种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沂蒙大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沂蒙人民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正是在保家卫国的革命斗争中,沂蒙人民与党形成了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犹如奔腾运行的地火,完成了对沂蒙人民的精神淬炼,锻造出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为了掩护群众、解救群众,涌现出无数次八路军指战员舍身救民的动人事迹,沂蒙人民视革命战士、革命后代为儿女,党政军民情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浴火而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红色革命文化篇章。
在惨绝人寰的战火笼罩下,中国共产党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始终重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重建了代表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社会秩序。劳动群众从自身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认识到共产党真心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翻身得解放。沂蒙人民以高涨的革命热情投入到解放战争中去,千千万万个沂蒙儿女用小车、小米、布头乃至血肉之躯,诠释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水乳之情。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