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光明日报通讯员 魏晋雪
“超哥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我们班同学没有不喜欢的!”
“这学期上了一门需要抢座的课——去晚了只能坐后排……”
“超哥的课从来不点名,但是学生一个都不少。”
这些社交媒体上的留言,是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王雪超最真实的评价。他们口中的“超哥”,是一位年轻、有活力、爱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短短几年时间中,王雪超获得了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天津市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等荣誉和奖项。
爱“找事”成了突破口
王雪超在天津师范大学已经“火”了6年。2013年,刚刚博士毕业的他第一次登上讲台,为学生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想要把课讲得不太一样!”喜欢“折腾”的他不满足于按照传统授课方式来讲思政课,经过深思熟虑,他将时事评论作为“突破口”。
“课堂前十分钟是我的‘找事’时间。”家事国事天下事,大事小事身边事,他会找各种各样的“事”带到课堂上去谈,渐渐地这一环节就成了他的“招牌”。“最近讲了中美贸易战、四川宜宾地震、电视剧《破冰行动》、高考这些话题,学生们很有共鸣。”王雪超告诉记者,他会选取最新最“热”同时也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有时上午刚报道的新闻,下午他就在课堂上分析。6年来,“超哥时评”累计与学生们互动了上千个时事热点话题。
“超哥不光讲时事热点,还会带着我们去分析、去思考。”听过王雪超授课的冯心彦同学说,“评论时事王老师有自己的‘套路’——先告诉学生事件发生的背景、细节、原因以及本质,再分析事件与每一位同学的切身利害关系,最后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
他勉励同学们:“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必须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在当下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才是应对当前问题的明智之策。”
时间长了,同学们都很期待每节课的“超哥时评”,有的学生还会找他“点菜”。王学超也“希望通过这短短的10分钟,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科学理性思考的习惯。”
2016年王雪超设立了微信公众号“超哥有话说”,把课堂上来不及讲到的时事以短评形式推送给学生,“写在高考日”“我的返乡笔记”“圣诞节过不过”……一篇篇深刻分析社会热点的文章,总能引发学生们的热烈讨论。
“问题老师”是讲故事高手
内容老套、照本宣科,这是学生们对思政课颇多抱怨的顽症。王雪超对症下药,在授课中探索出“问题教学法”。
“疑点问题不敷衍、热点问题不遗漏、敏感问题不回避。”王雪超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课程的重点、难点,社会和学界的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有机结合,凝练成系列问题。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说套话而是讲故事。学生们都爱听这个“问题老师”讲故事。“1919年巴黎和会,我们高高兴兴地去了,结果被告知是三等战胜国,中国提出的合理正义要求不但不被正视,并且还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把当时的中国人都给气坏了!”课堂上,王雪超将历史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学生们听着有意思,知识记得也牢固。
“讲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故事。”王雪超认为选故事应分三个层次:重要事件或人物注重评价,在价值判断中消除疑惑,抵制错误思潮;一般事件或人物故事注重典型,从资料中寻找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新鲜感;个人故事注重共鸣,通过教师个人经历,引发情感共鸣。比如在讲“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时,他选取了袁世凯、黎元洪、阿Q三个分别代表当时高层官僚、中层军官和底层百姓的人物故事,引出辛亥革命不彻底的结论,达到了化繁就简、通俗易懂的课堂效果。
王雪超的思政课不是为了单纯激发学生兴趣讲故事,那样课堂就会沦为“故事会”。经过实践,王雪超总结出讲故事的3原则:有节奏、有细节、有分析。每15至20分钟插入和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如同相声抖包袱一样,激起学生继续听课的兴趣;故事有细节才会更形象、生动,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最后还必须有分析,以故事为载体传递背后的道理。
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王雪超近几年获得了不少荣誉,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反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连续6年获“学生评教”第1名,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遇到困惑时还会向他咨询,一名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上了他的课后,准备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
每学期的最后一堂课,王雪超通常会让学生用关键词总结一学期的收获。当看到许多同学写下“价值观”“信仰”“思辨”等词语的时候,他都会感到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小小成就感”,“我希望用我的一点儿努力,让学生们都‘爱上’思政课。”
为了上好这门难度不小的课,王雪超在探索创新的路上,付出了许多精力和心血。从教学内容设计、课件制作到教学方法探索,哪怕是一则材料的取舍,一张图片的选择,他都精益求精、慎而又慎。“说真的,准备一学期的课程,不亚于我又写了一篇博士毕业论文。”每一节45分钟的课,背后凝结的是他400分钟以上的教学准备。
为增加课堂互动,最初王雪超让学生上台讲课,但尝试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大多数同学因为不擅长课堂讲授技巧,效果并不好。后来他又试着让学生做微视频展示,发现大家依然兴趣不高。从去年开始,他开始让学生们动笔——去年以“改革开放40年”为题写家乡的变化,今年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题写家庭故事。“许多学生写的都非常好,有的写姥爷家的院门从栅栏门、铁门到智能门的变迁,有的写自己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故事,既生动又感人。”王雪超感觉自己“找到了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并且喜欢的一种互动方式”。
思政课创新无止境。“今年召开的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给了我们思政课教师很大的鼓舞,我一定要继续努力探索,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爱上思政课。”王雪超对此很有信心。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