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信息库] >> 首页 >> 思政动态 >> 正文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查看:
  来源: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张智

编者按

  国庆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本版今日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一同探讨新时代,如何让这项陪伴每个中国人的“终身教育”打开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最重要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5000年,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形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新中国70年,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生发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新时代,赓续爱国主义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深入、持久、生动的教育实践,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1、爱国主义教育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中国教育中最重要的主题和内容。中国历史上的“圣学”“道统”,无不渗透着爱国主义观念的灌输和教化;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天下大同”“兴国安邦”“精忠报国”“协和万邦”,无不映射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和成效。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新中国70年,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主义教育围绕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服务,重视爱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强调爱祖国与爱人民相统一、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新城学校的“小青苗”志愿宣讲员在方志敏烈士陵园宣讲,该活动是南昌市经济开发区用革命传统教育方式创新中小学生德育的实践课堂。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特别注重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相结合。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得到重新重视,为了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制度化和社会化,如1983年下发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1990年颁布了《国旗法》、1991年颁布了《国徽法》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1994年8月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西南科技大学举行大型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刘芳池摄/光明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广大人民群众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近期我们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给全体中华儿女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的集中教育,近14亿中国人民人心空前凝聚,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凝聚起再出发的磅礴力量。

  回首70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历程,我们始终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振奋民族精神气节,满足群众精神需要,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的认识,人民群众的爱国心态日渐成熟、爱国情感日益增强、爱国认识日趋理想、爱国行为更加自觉,不仅极大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了爱国主义的内涵,而且也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恢宏、最生动、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高度关注: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容易引起人们的思想波动。在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多样化,民生问题更加突出、更受关注,这会或浅或深反映到社会心态、舆论热点中,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难题。二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错误社会思潮容易引导人们的观念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也看到西方“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时有泛起,特别是对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问题经常抛出险恶论调,混淆视听。三是国际斗争中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发展遏制和价值渗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其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出发,一直存有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幻想甚至实践,企图通过“围堵压制、分化瓦解、拉拢演变”的策略来“西化”“分化”中国,这是我们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四是社会生活还存在一些非理性,甚至违法的爱国言行。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本身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亟待加强和改进,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缺乏贯通性、组织缺乏系统性、内容缺乏时代性,以及教育对象存在疏漏、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等。二是爱国主义的理论研究亟待推进和深化,对爱国和爱党、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内涵和关联阐释不够深刻;对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爱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妖魔化爱国主义、世界主义否定爱国主义的错误思潮批驳匮乏。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亟待完善和创新,存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不强、教育形式的创新性和多元化欠缺、网络空间的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甚至空缺等问题。

  3、大力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政治性和道德性相统一、知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显教性和隐教性相统一的原则,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面向全体人民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们不断领悟爱国之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加强顶层设计,谋好大局大势。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日程,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中央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内容和方式有统一规划和部署,各地区各行业结合实际具体深入推进和落实。

  充实教育内容,突出主题主线。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引导人们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开展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面向全体人民,抓好重点群体。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丰富教育载体,强化仪式礼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容建设,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立体化展示,提高互动性和体验感。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和重大纪念活动,特别是运用仪式礼仪,强化人们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自然景观,特别是红色旅游景区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科研项目开展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参观调研之中。

  营造浓厚氛围,打通网上网下。大力宣传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的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推动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创作生产爱国主义文艺作品,旗帜鲜明树立爱国导向,生动形象讲好爱国故事。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对违背爱国主义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惩处。

  涵养大国心态,倡导理性爱国。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崛起的大国,需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国民心态和精神状态。只有国民心态成熟了、健康了,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教育和引导全体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涵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倡导更加“理性、务实、包容”的爱国主义。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14版)

作者:张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