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信息库] >> 首页 >> 思政动态 >> 正文
青青校园,为何欺凌一再上演
[青青校园,为何欺凌一再上演]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查看:
  来源: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唐丽娜    王卫东

编者按    

  近来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再度揭开了校园欺凌的“创伤”——“她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年轻的生命终结前这最后的责问,发人深省、锥心刺骨。校园欺凌,是个老话题,但每每出现,却总能牵动无数人的神经,因此,无论是从其影响面的广泛性还是不良后果的严重性而言,这个问题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禁想问,在最是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青春时光,在本该宁静纯美的校园里,为何欺凌的“恶”总相伴相随?欺凌与被欺凌,是什么让它一次次上演?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防如何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实施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一直把校园欺凌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分析显示,家庭和学校在应对校园欺凌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期,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与专家学者一起展开探讨,溯本求源,探寻最有力的手段,对校园欺凌说“不”!

青青校园,为何欺凌一再上演

西安的小学生们举着向校园欺凌说“不”的标语,共同抵制校园欺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样本介绍    

  从2013年起,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对分布在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112所学校的1027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持续的追踪调查。至2019年,这批学生已全部年满18岁,完成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进入了大学或是步入了社会。在2018-2019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又启动了一个从小学阶段开始的研究队列,对分布在全国21个省级单位的200所小学的36389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时间跨度为33年的追踪调查。

  校园欺凌近年来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校园欺凌就发生在身边,周围的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格与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可能由于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而受到深远的影响。对于校园欺凌,除了用典型事例来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其恶劣性和严重性以外,也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揭示我国校园欺凌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诸多方面的后果。

  初中阶段校园欺凌发生率高于小学和高中

  从形式上划分,校园欺凌表现为言语欺凌、社交欺凌、肢体欺凌和网络欺凌四种形式。

  在小学与初、高中阶段,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显示:在小学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0.6%,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34.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学生比例为16.6%,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9.1%;有50.1%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32.3%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有49.9%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在初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52.3%,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41.8%,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21.7%,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6.8%,有61.2%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40.1%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只有38.8%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而在高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1.1%,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32.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15.3%,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9.8%;有49.6%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31.3%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有50.4%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里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发生率最高的阶段,各种形式欺凌的发生率基本上都高过小学和高中阶段。国外的研究也揭示出相同的模式,其原因主要是少年们在初中阶段进入了青春期而导致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从小学直到高中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75.3%的学生遭受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

  相对于校园欺凌的不同形式,校园欺凌的程度更为重要。

  通过遭受校园欺凌的频度、遭受校园欺凌的类型数(广度)、校园欺凌对于身心健康的伤害程度(深度)来综合评判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欺凌、中度欺凌、重度欺凌。数据结果显示,除了有24.7%的学生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外,在整个中小学阶段,有42.7%的学生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有26.5%的学生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而遭遇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占4.1%。

青青校园,为何欺凌一再上演

  哪些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尽管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但数据也显示,具有某些个体特征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男孩子相对于女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男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81.8%,女生的比例则是70.9%,但是,在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上,男女生之间则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分别为4.2%和4.1%。

  学习成绩是影响校园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62.4%,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4.9%,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则达到了80.1%。

  学生的相貌和体型胖瘦会影响校园欺凌的发生。认为自己长得漂亮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3.1%,认为自己长相一般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2.9%,这两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认为自己长得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则要高得多,达到了78.8%。通过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来评判学生的体重肥胖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正常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1.4%,体重瘦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7.1%,而肥胖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0.5%。

  学生的性格也是影响其是否会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利用大五人格量表测量了学生的性格,分析结果显示,在人格的五个维度中,内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要明显高过外向的学生,宜人性程度高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明显低于宜人性程度低的学生,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也显著的高,而谨慎性和开放性这两个人格维度在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上则没有明显区别。

  重度校园欺凌的发生要从家庭和学校找原因

  尽管学生的个体特征是影响其是否会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将校园欺凌的原因归结到学生个人身上。实际上,学生所在的家庭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发生、严重程度以及后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据的分析也显示,学生的个体特征只是对轻度和中度校园欺凌的发生造成差异,而在重度校园欺凌的发生上,学生的个体特征基本上都无显著的影响,只能是从家庭和学校来寻找造成差异的原因。

  家庭居住安排对于学生是否会遭受校园欺凌以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工作、学习、父母离异等多种原因,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将近四分之一(24.8%)没有与父母双方住在一起。而没能受到父母双方的照料大大增加了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可能性,他们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高达83.3%,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则为6.9%;而与父母双方住在一起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2.6%,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为3.2%。

  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能有效地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与父母沟通不顺畅、得不到父母充分照料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例如数据显示:在初中阶段近视的学生中竟然有约20%的家长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已经近视了,这部分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以及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分别高达84.1%和7.8%,而家长能准确掌握其视力情况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以及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则分别下降到了73.2%和3.3%。

  良好的校园管理是控制校园欺凌发生、严重程度及不良后果的有效手段。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学校的校园欺凌平均发生率为78.1%,明显高过城市学校70.3%的发生率。提供学生住宿学校的校园欺凌平均发生率为79.3%,高于不提供学生住宿学校的70.9%的发生率。在高中阶段,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9.4%的遭受过校园欺凌,而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只有48.6%的遭受过校园欺凌。具体来说,良好的校园管理是控制校园欺凌发生、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后果的有效手段,数据显示,师生比高、学校与家长沟通密切如经常召开家长会以及进行家访、教师工作满意度高等体现出良好管理的学校在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严重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上都明显低于其他学校。

  校园欺凌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首先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从心理健康上看,没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心理抑郁得分为44.3分,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为49.5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为56.1分,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则高达66.8分。从生理健康上看,在初中阶段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一年里有59.7%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有59.4%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有52.3%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一年里有只有48.1%没生过病。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上。从学业成绩上看,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平均前进了2.4%,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前进了0.3%,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退步了1.5%,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平均退步了5.1%。在认知能力发展上,从初一到初三,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认知能力得分平均增长了28.3%,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增长了25.5%,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增长了17.1%,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认知能力得分只增长了8.1%。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还表现在学生成年后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数据显示,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平均为54.4分,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学生幸福感得分为54.6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学生幸福感得分为48.1分,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学生的幸福感得分则只有39.6分;在社会信任上,以5分代表最高分,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成年后社会信任得分平均为3.6分,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为3.4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为2.9分,而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社会信任感平均只有2.1分;在社会公平感上,成年后认为社会不公平的比例分别为: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是25.4%,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学生是28.1%,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学生是33.9%,而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学生则高达45.6%。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9日 14版)

作者:唐丽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讲师)王卫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编辑: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