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信息库] >>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把握四对辩证关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把握四对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7日
  查看: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话语体系领域呈现出文化多元、思想分化、斗争激烈的复杂格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日渐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从哲学层面把握和处理好一与多、破与立、共性与个性、应然与实然的辩证关系,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展开整体性、学理性和实践性研究,将发展优势、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进一步有效转化为话语优势,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

哲学范畴中“一”与“多”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要面对的认识论问题。话语理论的“一”,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管总、管方向的“元理论”构建,要站在科学思维的高度,以“元理论”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根本性和关键性理论;话语群组的“多”,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话语组、话语群的多维搭建,要突破单一或者零碎语句的思维局限,将“批判的武器”进一步具象化,以“呈体系的存在”生发系统化、体系化、逻辑化的话语群、话语集、话语系、话语组。

话语体系同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密切相关,是学术体系的特定表达、理论体系的外化表现。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元理论构建有着明确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文化滋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应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本范式、内核概念、主要范畴、核心议题、内涵外延等,科学界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根本理论范式、内在本质规律和基本论证逻辑,从范畴范式上超越西方传统话语理论窠臼,达至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认同理论范式;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总结提炼出来的特定话语体系,是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有机融合,是建立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之上,要基于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不断创造和生发诸多标识性概念、标识性概括、标识性提炼和标识性表达的话语集合。比如,“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要进一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与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融会贯通,形成多样态、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充分展现中国形象、充分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做好中国表达。

哲学范畴中“破”与“立”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要面对的方法论问题。破是为了立,有破才有立。话语批判的“破”,就是基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认知前提,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直面西方话语霸权背后的核心命题,跳出西方社会科学背后隐藏的话语“窠臼”,打破西方话语迷思;话语建构的“立”,就是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文化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在批判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的互动过程。一方面,长期以来,西方以其先发优势掌握和占据话语主动,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认识论,以西方文明中生发出来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居高临下地建构非西方文化的“他者”,对这一思维模式下的话语“陷阱”必须高度警惕、勇于打破,清醒认知西方话语体系也是一种文明类型的“地方性知识”而不是“普世”真理,更不能以此作为对其他非西方文化进行所谓“拯救”和“改造”的圭臬;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能简单止步于对西方话语体系的批判,而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在批判中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建构,针对西方话语的物欲性、虚假性、镜像性,深刻体现中国特色话语的理想性、真实性、人民性。譬如,就文明形态而言,就要有足够的话语构成和话语表达来充分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形态构建的独特贡献,与西方物质文明畸形发展不同,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要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来完整呈现这一文明形态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

哲学范畴中“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要面对的本质性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话语能指的“共性”,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符合一般的话语生产机制、话语传播机理、话语权转化逻辑,在话语的能指意义上符合话语的一般规律,避免“自说自话”;话语所指的“个性”,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论、核心议题、核心范畴和核心表达,在话语的所指意义上体现中国气质和中国品格,不能“人云亦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从哲学社会科学语义上分析,包括“中国特色”和“话语体系”两个关键词。一方面,“话语体系”是指所有话语构成和话语表达的共有特性,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符合话语生产的一般性规律,同样要体现话语能够达致意指的普遍逻辑,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普遍性、共性。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是指这一话语体系具有不同于其他话语体系的特点与“个性”,话语理论、话语生成和话语权转化都在政治制度、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打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特别是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的融通,具有其他或一般话语体系所不能达到的所指的话语特质,能够更具话语张力,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特殊性、个性。比如“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标识性概念和标识性表达,既有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呈现、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着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探索人类社会现代化新路的本质特征。概言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既是话语体系“一般性知识”的存在,又是话语体系“地方性知识”的发展,也因为这种本土性而更具一般性意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

哲学范畴中“应然”与“实然”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要面对的实践性问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话语生成的“应然”,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生成方式和生成内容,解决的是“讲什么”的问题,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话语表达的“实然”,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和实践证成,解决的是“怎么讲”的问题,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言之有理、言之有效。

话语的内容生产与形式表达的有机统一,话语能指和话语所指的有机结合,话语叙事向话语权的有机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最大程度跨越哲学语义上的“不可通约性”,最大限度减少语义表达中的“效应递减性”。因此,提升话语的表达力、影响力和穿透力,最紧要的是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内容,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的融通融合,生发和形成有理据、有修辞、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的有机统一,既有政治的高度,也有理论的厚度,还有生活的温度。在高度、厚度和温度的互动融合中,彻底的理论是内在基础,是拆解西方话语陷阱、跳出西方话语窠臼的根本;丰富的实践是内容保障,丰富、深刻而又充满智慧的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话语立足的经验事实,是支撑相关话语理论、跳出相关话语陷阱的要义;精练的表达是必然要求,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兼具政治性、学术性和生活性,才能有效“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真正让话语与生活无缝对接、话语实践与话语效果融为一体,有效生发出从话语生产到话语权力的转化逻辑。


编辑:曾丽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