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信息库] >>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大力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
[大力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
  查看:
  来源: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作用的基本历史经验。其中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从《决议》和党的百年历程来看,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有效地实施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大力提升和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力。党的领导力,既是从根本上回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这一系列“世纪之问”的理论密码,也是解答党领导一切的能力如何体现、党领导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怎么全面具体落实的实践要诀。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当下,我们党肩负着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大力提升党领导一切的能力,特别是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理论清醒和思想自觉,也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强大的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光辉,也融合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刻领悟和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和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领导能力,也是迫切需要提升的一种重要领导能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追求和实践活动。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命题和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想认识和理论认知已经实现重大突破和历史性跨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从党的七大我们党郑重提出“一个结合”,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到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了七十多年。

通过这七十多年,我们党悟出一条基本结论:要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恩格斯曾强调:“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所能和所应穿起的最合身最得体的“民族服装”,就是高度凝结和集中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奋斗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根基和文化桥梁,而且是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砥砺前行的重要思想借鉴。所以,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忠实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坚定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之道,其基本依据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始终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语境和实践场域,不断探索深化对“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实践,并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思想深邃、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三大历史性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之道最经典的诠释,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强大之本最雄辩的说明、最有力的佐证。

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特点,对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凝聚了人类的最高智慧,闪烁着灿烂的真理光辉。它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思维认识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最宝贵的结晶、最纯粹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繁盛、发展壮大的精神乳汁和思想奶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珍贵精神财富,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息息相通、脉脉相连的,不仅完全可以结合,而且能够完美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实践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同志是首倡者。毛泽东虽然没有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杰出实践者。他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实践中率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树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座里程碑,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同志把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璀璨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融合,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而“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基础,是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中国的现实基础,是赓续历史、保持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基础,科学、理性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内容。毛泽东同志还强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直接定义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启发和引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理性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革命实践的重大意义,对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生活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突出的一点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将唯物史观这一门科学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历史和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民族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是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民贵君轻”、朱熹“新民”思想、王阳明“亲民”思想、顾炎武“厚民生,强国势”等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学说都推崇的民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极为重视人民大众的力量,将人民群众视为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事业发展的主体,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视为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根本目的;始终把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又是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知行合一,虽然传统文化的“知”与“行”,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并不完全等同,但其鼓励知行相因、注重精神境界和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无论是党的组织还是党员个体,都必须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实践路线。1940年5月,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同年初,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毛泽东一方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另一方面,结合“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善者因之”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把它转化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路线,为奠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和形式极为丰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都得到最为充分、最为真实、最为动人的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血脉,如公而忘私、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对党和组织无限忠诚;为追求人间正道,因循“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古训;还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一系列具有永久魅力和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念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蓝图、信仰信念、精神谱系的重要价值构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准备着“为党、为阶级、为民族解放,为人类解放和社会的发展,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而牺牲”,坚持不懈奋斗和纯洁气节操守的思想灵魂所系。历史证明,这些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实践的认识,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和传播,是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绝不可以理解为物理学意义上的焊接、园艺学意义上的嫁接、工具学意义的拼接,也不是印染学意义上的混合、厨艺学意义上的掺和,它只能是冶炼学意义上的熔合和化合。概而言之,是建立在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基因之上的有机融合。唯其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才能化得成、合得紧、走得正、行得端,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大力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必须深刻领悟和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蕴含着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精神基因。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精神基因,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最佳的契合点,进而实现冶炼学意义上的熔合和化合。

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大力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其根本是明确“结合”的方向,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朱熹园调研考察时曾经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命题的本质内涵和真谛要义,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同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结合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那么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丢掉了真正的本色;同样,如果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滋润,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特色。

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关键在于明确“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真正形态应该是这样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形式和“服装”是民族的、中国式的。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根本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更遑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最具中国国情、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思想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由此,我们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正如他所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重点在于明确“结合”的方法,把握两者“相结合”的内容和路径。首先,明确结合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通起来进行比较鉴识,确认共通之处,找到思想理论上的相融性、内在精神上的一致性;确认差异之处,找到思想理论上的互补性,理念观点的互鉴性。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观、知行观、和谐观、伦理观以及人文精神、道德观念、民族气节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人的修身养性理念等都有着互为融通和互为借鉴的价值。其次,弄明白怎么结合。要立足现实,着眼发展,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应对,思考“相结合”的内容和目标。比如,邓小平同志把“小康”社会理想,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江泽民同志重视传统德治文化,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胡锦涛同志借鉴“和谐”理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变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功典范,也体现我们党不同时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

大力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模范运用者。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大成者。他继往开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中做到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驾驭和运用炉火纯青,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巨匠和时代典范。他的每一次讲话每一篇文章几乎都能熟用和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许多重要思想、观点、论断的阐述和表达,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底色。比如,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运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名言名句,倡导弘扬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大量引用传统文化经典用语论述分析问题,依据唯物论和辩证法提出解决思路,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其中,充满政治思想智慧。这类例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凸显了独特的思想魅力和理论风采。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

历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实现完美地结合。这种结合,既不是简单移植,也不是文化消解,而是将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真正生根发芽创生出一种新的文化思想形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提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全面领导力持续强化和提升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只要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样都懂、两样都通、两样都精、两样都能活学善用,就一定能够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实践者。

(作者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编辑:涂利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