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信息库] >>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警惕和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警惕和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查看: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中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其有意隐去敏感信息进行虚无主义渗透,隐晦性、复杂性和危害性更为凸显。必须时刻警惕和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特征

渗透领域多元化。在史学领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篡改部分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文学领域,以“让历史更加生动具体”“让历史人物更加形象可感”为由,采用文艺的手段“再现历史”;在学术领域,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以“学术研究无禁区、学术研究要创新”为由进行“新思考”,提出一些奇谈怪论;在日常生活领域,以普通人物的视角审视英雄人物,对其高尚行为提出质疑,或将英雄人物的生活细节无限放大,通过暗示、反讽、隐喻等方式来丑化英雄。

渗透方式柔性化。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相比,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方式从硬性灌输转为软性渗透,其顺应网络化传播趋势,逐渐从报刊、书籍、影视剧等传统媒介转向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同时采用含混不清、闪烁其词、隐而不显的话语叙事,以“通俗易懂”“贴近人民”“喜闻乐见”的旗帜肆意篡改、调侃历史,炮制各种离奇故事恶搞红色经典,模糊和遮蔽意识形态色彩,以求在更具隐蔽性条件下扩大传播范围。

渗透对象年轻化。青少年群体是网络的主力军和原住民,日益成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受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用“粉丝文化”“偶像文化”制作影视文艺作品来迎合青少年追逐偶像明星的心理;采用娱乐化、口语化、动态性、超文本的信息满足青少年“求新”“求异”“求变”的多元化表达需求;通过“笑谈”“戏说”“歪说”“重回”等叙述满足青少年的娱乐性和快餐式需求。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危害

在无形无意中蒙蔽受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学术思潮,而是政治思潮,其借用学术、文艺以及舆论等幌子进行虚无主义渗透。以“学术创新”为庇佑,专门搜集尚未公开、有争议的史料,冲击正统历史;以“让历史再现生动”为旗号,过分夸张化或脱离历史语境再现历史,模糊历史真相和评价标准;以“言论自由”为借口,肆意篡改历史;以网络新媒体为温床隐蔽化传播虚无主义观点,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空间,使受众在无形无意中受到蒙蔽,颠覆正确认知。

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历史自信。历史叙事可以让人明白自己的起源,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产生历史根基的认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尊重史实,歪曲历史真相,片面解读历史材料,企图消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其以“还原历史真相”为外衣,通过各种方式“重构历史”“改写历史”“补写历史”“真实化”虚假历史、污名化真实历史,从而意图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搞乱人心,腐蚀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

在潜移默化中颠覆认知。“软性虚无”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传播策略,其利用网络场域“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便利条件隐匿传播主体,诱导他人代为发声;利用网络传播的平等交互特点争夺历史话语建构权和历史解释权,有意进行议程设置,制造议题焦点和话题炒作;从锋芒毕露的观点针对转向迎合接受对象的心理、认知和思维习惯,诱导对象滑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陷阱,在无声无息中被“说服”。

坚决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唯物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与本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坚持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正确认识党在前进路上的失误与曲折。坚持用唯物史观识破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特征和运行机理,揭露其唯心主义的本质。推进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加强正确党史宣传教育,坚定历史自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顾了党百年恢宏壮丽的奋斗历程,阐述了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史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得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验证、战胜各种谬论迷思的历史。要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宣传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使大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强化媒体监管,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修订完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惩各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网络言论。利用大数据监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模式和发展趋势,科学进行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及时防范舆情风险。严格把关各种历史题材的文化作品、影视剧等,把控文艺作品的质量及其正确价值导向。加强对大众的社会心理、娱乐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把握,回应大众兴趣偏好和根本诉求,遵循网络传播发展规律,打造主流历史叙事话语体系。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20XXY0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涂利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