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信息库] >>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基地刘世炜老师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发表理论文章《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基地刘世炜老师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发表理论文章《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3日
  查看: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报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社会意蕴。

1.理论意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正是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最根本力量。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主观能动的作用。人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社会的富裕程度,丰富富裕的时代内涵,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是以人的富裕为根本目的和重要标准的。从根本上来讲,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而社会的进步也是以人的幸福为核心内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必须以人的幸福为关键,换句话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在追求人的幸福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解决的。而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这又为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夯实经济基础、完善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从而找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节点”,人们基于自身利益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起基础性作用的。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要从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社会管理者只有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不断夯实经济基础,使其成为上层建筑的坚实支撑,才能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逻辑使然。在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特别是出现马克思所指出的工农、城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过大的问题时,必然会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特别是广大劳动群众)缺乏生产积极性,不仅使生产力长期难以得到发展,而且还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当一个社会的发展鸿沟过大,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塔西托陷阱”时,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支撑其持续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理论和实践表明,从收入结构来看,橄榄型结构是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要使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就必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处于稳定、协调、平衡的发展状态。

2.文化意蕴: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一个朴素理想。中华民族历来热爱生活,感恩自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也就是说,人类要学习大自然无私养民的优良品格。从《易经》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到《礼记》的“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再到《诗经》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管子的“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到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再到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共同富裕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先秦思想家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也就是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的一种本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世界。实现这样的理想世界,就要保障人人都有追求富裕的机会,尤其是要使下层民众能够富足安乐,因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因此,施政者要“为政以德”“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从而实现社会“大同”。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理念。孔子认为,国家治理者对百姓应该先“富之”再“教之”,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强调“制民之产”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将“养生丧死无憾”视为王道的开端,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周礼》提到“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春秋时期的有子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主张“养万民”“生百物”。《管子》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代思想家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满足,又包括精神层面的富足。《汉书》提出“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代董仲舒、王符提出:“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这种“既富且教”“藏富于民”的主张,成为我国传统士大夫关于社会治理的一贯理念。

共同富裕历来就是人民大众的根本诉求。在我国古代社会,通过反抗并推翻暴政来实现“等贵贱、均贫富”,既是广大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企盼和追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苟富贵,无相忘”;东汉黄巾起义提出“致太平”;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主张“均贫富”;南宋钟相、杨幺提出“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等等,这些思想和主张都包含着人民大众朴素的共同富裕诉求。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作为重要方针,致力于破除阻碍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封建制度。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还是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体现了人民大众对于共同富裕的执着追求,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意蕴: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根本属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条件下,离开了共同富裕这一基本内涵和根本属性,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些重要论述表明,贫穷和两极分化都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可以说,共同富裕的实现与否,既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色,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旗帜才能始终高高飘扬。

实现共同富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范围内是无法克服的。只有在形态更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从理论上来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了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这一决定社会主义性质的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生产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从当今社会实际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明形态,其竞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社会主义只有在实现共同富裕上超越资本主义,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坚定支持和衷心拥护,从而获得与资本主义相竞争的比较优势。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编辑:          
(微信扫描分享)